第28章 西平堡
爱小说(www.18ys.net)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18ys.net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王瑾带到广宁的,是袁宗第、刘体纯、党守素、马重僖、郝摇旗、塔天宝、李来亨七将,这场对清朝的最后决战,由他们来完成再合适不过了。
贪官污吏的盘剥、豪强猾吏的掠夺、饥荒瘟疫、清军的屠刀,一起制造了这场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也数得上号的大灾难。十余年来,这些食无粮、衣无袴、战无兵、死无藏的人,历尽艰辛,从尸山血海中求得最后之胜利。另一时空的浩劫,尚未到半程,便被勒住,悲壮的英雄挽歌,化为今日胜利的美酒。
牺牲的人很多,不该杀却被杀的人也很多,该杀却没杀的人还是很多。但不管怎么说,这一切终究要结束了,只剩下为下一场灾难的到来做准备。
王瑾拍了拍李来亨的肩膀:“我们这一辈的人,也就乱点兵年纪还轻,剩下的事情,得你们这一辈来办了。这些年,大家都是拿命当燃料,一直戎马倥偬,还不觉得什么,等将来闲下来,各种毛病也该找上来了,也不知道还有几年活头。”
李来亨说:“伯父,你是真觉得将来会有这样一天吗?”王瑾说:“当然会,然而还会有比我们经历过的这些事更激烈之战斗,更惨烈之牺牲。我们今天所建立的绝大部分事物,将来都是要推翻的。我们这些人的任务就是熬油析骨,给后来者点起灯来。”
“辽东之事,是我在国内最后一件事了,待元帅大业可成,我自南归,不出意外的话,将今生不还中土。从今往后,我们闯军的名声就拜托兄弟们了。”王瑾团团一揖,“兄弟们,先一起回我老家看看吧。”
广宁没给王瑾留下多少好的回忆,至今广宁附近仍时时可见白骨磷光,如果王瑾当初的运气差一点,就是其中之一了。
当年的西平堡之战惨烈无比,罗一贯、刘渠、祁秉忠这些牺牲者骸骨早朽,孙得功、金砺、黄进、石廷柱、鲍承先这些叛徒也尽皆授首,连孙得功的长子孙有光都在卢沟桥一战被击毙了。孙得功的次子孙思克倒是还活着,这小子才十六岁,没上过战场,也是皇太极认为可以活下来的人。
当年金军攻城时,罗一贯断然拒绝了李永芳的劝降,金军三次猛攻,又三次被击退,最终罗一贯眼睛中箭,重伤不起,守军也弹药用尽,才被金军破城。罗一贯自刎而死,三千守军尽殁。随后,明军援兵也在西平堡附近的沙岭被金军击破。另一时空,直到康熙年间,西平堡一带仍是“白骨纵横沙草间”,一个法名心月的和尚花了十年时间,才把这些遗骸全部收殓起来。
那时的王瑾,还是入伍未久的新兵,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当时罗一贯派了一小队人马去联络援军,王瑾碰巧也在其中,所有没有赶上西平堡围城战,赶上了沙岭大溃败,这才能逃一条生路。他几个月来认识的熟人朋友基本上都死在了西平堡中。
王瑾现在对报仇没有多大兴趣,他估计,杨嗣昌、高起潜被带到京城之后估计也不会死。快意恩仇是绿林好汉所为,皇帝是不干这事的。
此时的沈阳已经乱成了一团,从关内逃回的人原本就乱哄哄的,皇太极的死讯传来之后,就更加激起了混乱。能管事的人基本上都死了,硕塞毕竟年纪太轻,无法统筹全局,很多事情都处于无序状态。
尼堪、勒克德浑、岳乐、屯齐四人是仅剩的可以理事的宗室重臣了,现在他们忙的最要紧的事就是撤离。按照皇太极生前交代的,他们把满洲人重新分为女真十七部,向预定的安置地点转移。
皇太极能预料到闯军招降满洲人,倒是很正常,可他居然知道这么详细的计划,他要是靠推断就能把这些都算出来,这么神机妙算、多智近妖,他也不至于输了。那么,皇太极是如何知道这些的,其实也就很容易猜想了。
当年努尔哈赤占领辽沈之后,将边墙外的很多耕地都抛弃了,短时间内要恢复起来绝非易事,现在清朝残部最急迫的事情就是把这些耕地庄园恢复起来,以免到时候在短时间内被仓促驱逐回塞外,有饿死之虞。
苏家屯里,也是一片愁云惨雾。迁徙的通知已经下来了,费新一家是讷殷部人,要迁到桓仁,最近几天一直在忙着收拾东西。
盛京城里来了通知,地里未成熟的庄稼都要留下,谁也不许割走做马料,这些田地要分配给闯军士兵和那些没有为虎作伥行为的包衣。硕塞现在格外小心,已经做了这么多牺牲了,不能再制造任何让闯军报复的理由。
许多汉军旗人也被归入了“胁从”之列,可以保留在阿敏之乱前皇太极分给他们的土地,现在闯军还没来,这些人已经行动起来,赶打占据他们土地的女真人。包衣也多有反抗乃至反过来殴打主人的,只要不出人命,盛京皆不过问。
费新一家现在还比较安全,他过去也役使打骂包衣,但是从没有特意虐待过。王和等包衣对于他并不记恨,过去汉人地主有很多对待长工也是这样张嘴就骂抬手就打,甚至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这样,费新也只不过是地主中的普通一员。对长工和颜悦色的地主也不能说没有,但的确是稀有动物,所以王和他们也没指望过遇到这样的人。
一般来说,劳动力越缺乏,劳动力市场越开放,地主对长工的态度就越好。或者地主是继承祖上家业,是个不会经营的书呆子,也会出现对长工不错的情况。
汉人地主中,待穷人最刻薄的有两种,一种是依仗权势为所欲为的,一种是靠高利贷从富农变成地主的。前者有官府撑腰,后者若不用黑手段,很难实现阶级跃升。反倒是那种从大家族里分家出来的中小地主,在经营产业方面完全是糊涂车子,未必是不爱钱,但是剥削也是一门学问,他们不会。
闯军建立官僚队伍主要就是用这种人,大豪绅被收拾得差不多了,那些放高利贷成为地主的又往往对子弟教育和科举应试缺乏敏感性。只要闯军正常开科举,考上来的就会基本上都是从大家族分出来的小地主的子弟。
女真军事地主的情况则不同,他们因为军功成为地主之前,不是贵族家族的成员就是自耕农,再加上政治身份的不同,大环境使然,能对长工态度温和的只有极少数道德异于常人的奇葩,正常来说,费新这种情况就算是对包衣最好的了。
贪官污吏的盘剥、豪强猾吏的掠夺、饥荒瘟疫、清军的屠刀,一起制造了这场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也数得上号的大灾难。十余年来,这些食无粮、衣无袴、战无兵、死无藏的人,历尽艰辛,从尸山血海中求得最后之胜利。另一时空的浩劫,尚未到半程,便被勒住,悲壮的英雄挽歌,化为今日胜利的美酒。
牺牲的人很多,不该杀却被杀的人也很多,该杀却没杀的人还是很多。但不管怎么说,这一切终究要结束了,只剩下为下一场灾难的到来做准备。
王瑾拍了拍李来亨的肩膀:“我们这一辈的人,也就乱点兵年纪还轻,剩下的事情,得你们这一辈来办了。这些年,大家都是拿命当燃料,一直戎马倥偬,还不觉得什么,等将来闲下来,各种毛病也该找上来了,也不知道还有几年活头。”
李来亨说:“伯父,你是真觉得将来会有这样一天吗?”王瑾说:“当然会,然而还会有比我们经历过的这些事更激烈之战斗,更惨烈之牺牲。我们今天所建立的绝大部分事物,将来都是要推翻的。我们这些人的任务就是熬油析骨,给后来者点起灯来。”
“辽东之事,是我在国内最后一件事了,待元帅大业可成,我自南归,不出意外的话,将今生不还中土。从今往后,我们闯军的名声就拜托兄弟们了。”王瑾团团一揖,“兄弟们,先一起回我老家看看吧。”
广宁没给王瑾留下多少好的回忆,至今广宁附近仍时时可见白骨磷光,如果王瑾当初的运气差一点,就是其中之一了。
当年的西平堡之战惨烈无比,罗一贯、刘渠、祁秉忠这些牺牲者骸骨早朽,孙得功、金砺、黄进、石廷柱、鲍承先这些叛徒也尽皆授首,连孙得功的长子孙有光都在卢沟桥一战被击毙了。孙得功的次子孙思克倒是还活着,这小子才十六岁,没上过战场,也是皇太极认为可以活下来的人。
当年金军攻城时,罗一贯断然拒绝了李永芳的劝降,金军三次猛攻,又三次被击退,最终罗一贯眼睛中箭,重伤不起,守军也弹药用尽,才被金军破城。罗一贯自刎而死,三千守军尽殁。随后,明军援兵也在西平堡附近的沙岭被金军击破。另一时空,直到康熙年间,西平堡一带仍是“白骨纵横沙草间”,一个法名心月的和尚花了十年时间,才把这些遗骸全部收殓起来。
那时的王瑾,还是入伍未久的新兵,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当时罗一贯派了一小队人马去联络援军,王瑾碰巧也在其中,所有没有赶上西平堡围城战,赶上了沙岭大溃败,这才能逃一条生路。他几个月来认识的熟人朋友基本上都死在了西平堡中。
王瑾现在对报仇没有多大兴趣,他估计,杨嗣昌、高起潜被带到京城之后估计也不会死。快意恩仇是绿林好汉所为,皇帝是不干这事的。
此时的沈阳已经乱成了一团,从关内逃回的人原本就乱哄哄的,皇太极的死讯传来之后,就更加激起了混乱。能管事的人基本上都死了,硕塞毕竟年纪太轻,无法统筹全局,很多事情都处于无序状态。
尼堪、勒克德浑、岳乐、屯齐四人是仅剩的可以理事的宗室重臣了,现在他们忙的最要紧的事就是撤离。按照皇太极生前交代的,他们把满洲人重新分为女真十七部,向预定的安置地点转移。
皇太极能预料到闯军招降满洲人,倒是很正常,可他居然知道这么详细的计划,他要是靠推断就能把这些都算出来,这么神机妙算、多智近妖,他也不至于输了。那么,皇太极是如何知道这些的,其实也就很容易猜想了。
当年努尔哈赤占领辽沈之后,将边墙外的很多耕地都抛弃了,短时间内要恢复起来绝非易事,现在清朝残部最急迫的事情就是把这些耕地庄园恢复起来,以免到时候在短时间内被仓促驱逐回塞外,有饿死之虞。
苏家屯里,也是一片愁云惨雾。迁徙的通知已经下来了,费新一家是讷殷部人,要迁到桓仁,最近几天一直在忙着收拾东西。
盛京城里来了通知,地里未成熟的庄稼都要留下,谁也不许割走做马料,这些田地要分配给闯军士兵和那些没有为虎作伥行为的包衣。硕塞现在格外小心,已经做了这么多牺牲了,不能再制造任何让闯军报复的理由。
许多汉军旗人也被归入了“胁从”之列,可以保留在阿敏之乱前皇太极分给他们的土地,现在闯军还没来,这些人已经行动起来,赶打占据他们土地的女真人。包衣也多有反抗乃至反过来殴打主人的,只要不出人命,盛京皆不过问。
费新一家现在还比较安全,他过去也役使打骂包衣,但是从没有特意虐待过。王和等包衣对于他并不记恨,过去汉人地主有很多对待长工也是这样张嘴就骂抬手就打,甚至对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这样,费新也只不过是地主中的普通一员。对长工和颜悦色的地主也不能说没有,但的确是稀有动物,所以王和他们也没指望过遇到这样的人。
一般来说,劳动力越缺乏,劳动力市场越开放,地主对长工的态度就越好。或者地主是继承祖上家业,是个不会经营的书呆子,也会出现对长工不错的情况。
汉人地主中,待穷人最刻薄的有两种,一种是依仗权势为所欲为的,一种是靠高利贷从富农变成地主的。前者有官府撑腰,后者若不用黑手段,很难实现阶级跃升。反倒是那种从大家族里分家出来的中小地主,在经营产业方面完全是糊涂车子,未必是不爱钱,但是剥削也是一门学问,他们不会。
闯军建立官僚队伍主要就是用这种人,大豪绅被收拾得差不多了,那些放高利贷成为地主的又往往对子弟教育和科举应试缺乏敏感性。只要闯军正常开科举,考上来的就会基本上都是从大家族分出来的小地主的子弟。
女真军事地主的情况则不同,他们因为军功成为地主之前,不是贵族家族的成员就是自耕农,再加上政治身份的不同,大环境使然,能对长工态度温和的只有极少数道德异于常人的奇葩,正常来说,费新这种情况就算是对包衣最好的了。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