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上终南志立绝巅
爱小说(www.18ys.net)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18ys.net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新雨微尘路。
看南山,层林尽染,秋意如诗。
出了永宁门,一直往正南方向步行七十里,一行人连带三辆骡车便来到终南山脚下。
伫立于七十里之遥的长安永宁门遥看终南山,只见山峦叠嶂,如一道巍峨之巨壁,横亘于天际。
来到近前,反而不识南山真面目。
山脚之下,滈河宛如一条银带,顺着深邃的沟谷蜿蜒而出,波光荡漾,水声潺潺。
此行需要沿着滈河溯流而上。
沿河边,一条青石路蜿蜒伸展,据说是昔日王重阳为运送抗金物资而修,路宽足以人畜并行。
一行人踏着石板,步入山林深处,秋风拂面,带着丝丝凉意。
随着地势渐高渐陡,耳旁滈河之声时而洪亮如钟,时而细语如丝,水岸时远时近。
几人交谈声透过林梢,与水声相和。
“陈宸,我看你少年老成,想是家中变故所致,今年有十二了吗?”
问话的是周志鹏周道长。
几位道长中当属周志鹏比较健谈,他长相平平,脸瘦略长,嘴巴稍大,眼睛却又稍小。
不笑时此人略显冷硬,笑起来整个人都生动起来,让人不自觉心生亲近。
“道长眼力真好,我刚满十二。”
“十二啊,我十二那年也没了爹娘,几经辗转寻了份活计,在客栈里当小二。”
陈宸多看他几眼,只见他满脸对往昔的追忆,视线望向一边的河水。
“道长,天无绝人之路,少年当自强啊。”
一路交流,陈宸与领头两位已经熟络。
行行复行行。
转过前方一道山弯,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山岗之上,一座古朴的观宇遽然而现。
门横额镌刻着“青阳观”三个大字,笔力遒劲。
六人当下将骡子拴在观外松树上,进观吃斋饭。
观中有六七名火居道士,见全真真传弟子上门,便言笑晏晏,拿出六份素面、十二个馒头给众人吃。
陈宸快速吃完馒头,吸溜完面条,起身绕着青阳观转了一圈,见观旁松后有一块石碑,长草遮掩,露出“长春”二字。
他走近看,碑上刻的是长春子丘处机的一首诗:
“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万灵日夜相凌迟,饮气吞声死无语。仰天大叫天不应,一物细琐枉劳形。安得大千复混沌,免教造物生精灵。”
陈宸心中泛起疑窦,他隐约还记得神雕中郭靖携杨过上山拍碎石碑这个情节。
石碑边上的好像是座佛寺,怎么是道观呢?
居住在长安时,他已经打听过,眼下是宋朝宝庆元年,恰好是射雕故事与神雕故事的中间未述时间段。
杨过刚出生,穆念慈还没去世。
想不明白索性不想!
书中主角的经历只是时代的一个切面,书外还有无数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与大人物的纵横捭阖。
没一会儿,大家纷纷放下碗筷。
石板路自此折往东南,山路更加陡峭难行,骡子望山而叹,只能在此驻足。
车上的货物已经卸下,徐道长领头,两边肩膀各扛起一大包物品,带着四名道士和新加入的五位火居道士扛包上路。
为了融入团队不显突兀,陈宸硬是也抢过一包布匹,算是出一份力。
歇歇停停走走,等快听腻了山风传林打叶声,天色已渐暗,终于望见全真教重阳宫的门户,这门户于道观而言可称棂星门。
此处棂星门很有特色,是一座巨型石制牌坊,样式古朴,并无雕梁画栋,仅有高逾四米的两根粗壮石柱子,上顶着一块横卧的巨石。
巨石上刻着四個大字:明见全真!
这一瞬,陈宸蓦然回首,向来处望去,只见:雾霭沉沉,山风浩荡;群峦逶迤,落日熔金。
初登岭上已欣然,极顶风光更忘年。
顿时,陈宸只感觉一股正气沛乎上浮,心胸为之一畅。
一时间,陈宸心中两世的经历走马般闪过,思绪万千。
他想着:我终不能改变那个开始,何不忘了那个结局呢。毕竟,这个天地,我来了,我立志改变,我不在乎结局。
武功是他安身立命的基础,因为这个时代物理毁灭一个人太容易。
众多志同道合的同行人是他践行所思所想的帮手,毕竟改天换地不是请客吃饭,需要一个团结的组织。
全真教是可以争取、联合和改造的对象。
它此时处境并不如何美妙。
先说外部环境。
虽说现在是后王重阳时代,这一时期的全真教与金国关系有所缓和,全真传教范围广大,涵盖金国大都以南,淮河以北各地。
金国高层发现不能一鼓作气灭掉全真教,便出于稳住全真教的考虑主动缓和关系。
全真没了大高手王重阳也觉得底气不足,主动减少了惹事频率,以稳定现有基本盘为主。
但无论如何,全真地处金国管辖范围,作为抗金起家的王重阳立下的教派,它天生就与金国不对付。
除此之外,每逢乱世便闭门不出的佛教暗中积蓄力量,触角若隐若现往外延伸。
禅宗祖庭嵩山少林虽闭寺不出,但俗家子弟仍源源不断为其输血。
位于南宋的南少林借着地利之便,搭上海贸的便车,大肆敛财传教,甚至远赴海外传教。
密教开始押宝蒙古,顺势发展自身势力,妄图鸠占鹊巢,取代蒙古朴素的传统长生天信仰。
这一举动大获成功,不远的未来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成为元朝第一位帝师。
未来,蒙古建国号“大元”之前及建国的初期,佛教与以全真道为首的道教之间进行过激烈斗争,双方曾在歪屁股蒙元朝廷的直接干预和主持下进行过辩论。
结果道教大败,元气大伤。
再看内部。
武力方面,此时的全真教内武力全面衰退,教中弟子青黄不接,全靠半路出家、师父早逝的全真七子和一套天罡北斗剑阵撑着。
哦,七子还死了一个,只剩六子了。
经济实力方面,与佛教名下土地巨多,还不用交税不同,受道教清净无为思想的影响,各有道高修各扫门前雪,对发展教产,扩大收入并不热衷。
教中土地、产业极少,甚至入不敷出,一半靠香火钱撑着,一半靠部分家境优渥的弟子“赞助”。
组织管理方面,遍布各地的道观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有借机敛财的,有勾结敌对势力的,甚至有作奸犯科的。
显然,全真七子带领下的后重阳时代全真教没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把路走窄了。
还能有比眼前重阳宫更适合他搞事的地方吗?
他和全真教简直是天作之合啊!
这么一想,陈宸顿时觉得自己非但不是来求人入教学艺的,而是一名拯救全真、拯救道门、拯救天下万民,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英雄。
心理建设完毕,虽然表面上还是肩扛麻袋,满头大汗,但陈宸脸上简直是自信放光芒,从容又坚强。
陈宸踌躇满志,遂迈开大步,跟着徐志言往里行去。
正是:
层峦叠嶂万千重,不减豪情志满胸。
欲索风光奇险处,凌云健步最高峰。
看南山,层林尽染,秋意如诗。
出了永宁门,一直往正南方向步行七十里,一行人连带三辆骡车便来到终南山脚下。
伫立于七十里之遥的长安永宁门遥看终南山,只见山峦叠嶂,如一道巍峨之巨壁,横亘于天际。
来到近前,反而不识南山真面目。
山脚之下,滈河宛如一条银带,顺着深邃的沟谷蜿蜒而出,波光荡漾,水声潺潺。
此行需要沿着滈河溯流而上。
沿河边,一条青石路蜿蜒伸展,据说是昔日王重阳为运送抗金物资而修,路宽足以人畜并行。
一行人踏着石板,步入山林深处,秋风拂面,带着丝丝凉意。
随着地势渐高渐陡,耳旁滈河之声时而洪亮如钟,时而细语如丝,水岸时远时近。
几人交谈声透过林梢,与水声相和。
“陈宸,我看你少年老成,想是家中变故所致,今年有十二了吗?”
问话的是周志鹏周道长。
几位道长中当属周志鹏比较健谈,他长相平平,脸瘦略长,嘴巴稍大,眼睛却又稍小。
不笑时此人略显冷硬,笑起来整个人都生动起来,让人不自觉心生亲近。
“道长眼力真好,我刚满十二。”
“十二啊,我十二那年也没了爹娘,几经辗转寻了份活计,在客栈里当小二。”
陈宸多看他几眼,只见他满脸对往昔的追忆,视线望向一边的河水。
“道长,天无绝人之路,少年当自强啊。”
一路交流,陈宸与领头两位已经熟络。
行行复行行。
转过前方一道山弯,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山岗之上,一座古朴的观宇遽然而现。
门横额镌刻着“青阳观”三个大字,笔力遒劲。
六人当下将骡子拴在观外松树上,进观吃斋饭。
观中有六七名火居道士,见全真真传弟子上门,便言笑晏晏,拿出六份素面、十二个馒头给众人吃。
陈宸快速吃完馒头,吸溜完面条,起身绕着青阳观转了一圈,见观旁松后有一块石碑,长草遮掩,露出“长春”二字。
他走近看,碑上刻的是长春子丘处机的一首诗:
“天苍苍兮临下土,胡为不救万灵苦?万灵日夜相凌迟,饮气吞声死无语。仰天大叫天不应,一物细琐枉劳形。安得大千复混沌,免教造物生精灵。”
陈宸心中泛起疑窦,他隐约还记得神雕中郭靖携杨过上山拍碎石碑这个情节。
石碑边上的好像是座佛寺,怎么是道观呢?
居住在长安时,他已经打听过,眼下是宋朝宝庆元年,恰好是射雕故事与神雕故事的中间未述时间段。
杨过刚出生,穆念慈还没去世。
想不明白索性不想!
书中主角的经历只是时代的一个切面,书外还有无数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与大人物的纵横捭阖。
没一会儿,大家纷纷放下碗筷。
石板路自此折往东南,山路更加陡峭难行,骡子望山而叹,只能在此驻足。
车上的货物已经卸下,徐道长领头,两边肩膀各扛起一大包物品,带着四名道士和新加入的五位火居道士扛包上路。
为了融入团队不显突兀,陈宸硬是也抢过一包布匹,算是出一份力。
歇歇停停走走,等快听腻了山风传林打叶声,天色已渐暗,终于望见全真教重阳宫的门户,这门户于道观而言可称棂星门。
此处棂星门很有特色,是一座巨型石制牌坊,样式古朴,并无雕梁画栋,仅有高逾四米的两根粗壮石柱子,上顶着一块横卧的巨石。
巨石上刻着四個大字:明见全真!
这一瞬,陈宸蓦然回首,向来处望去,只见:雾霭沉沉,山风浩荡;群峦逶迤,落日熔金。
初登岭上已欣然,极顶风光更忘年。
顿时,陈宸只感觉一股正气沛乎上浮,心胸为之一畅。
一时间,陈宸心中两世的经历走马般闪过,思绪万千。
他想着:我终不能改变那个开始,何不忘了那个结局呢。毕竟,这个天地,我来了,我立志改变,我不在乎结局。
武功是他安身立命的基础,因为这个时代物理毁灭一个人太容易。
众多志同道合的同行人是他践行所思所想的帮手,毕竟改天换地不是请客吃饭,需要一个团结的组织。
全真教是可以争取、联合和改造的对象。
它此时处境并不如何美妙。
先说外部环境。
虽说现在是后王重阳时代,这一时期的全真教与金国关系有所缓和,全真传教范围广大,涵盖金国大都以南,淮河以北各地。
金国高层发现不能一鼓作气灭掉全真教,便出于稳住全真教的考虑主动缓和关系。
全真没了大高手王重阳也觉得底气不足,主动减少了惹事频率,以稳定现有基本盘为主。
但无论如何,全真地处金国管辖范围,作为抗金起家的王重阳立下的教派,它天生就与金国不对付。
除此之外,每逢乱世便闭门不出的佛教暗中积蓄力量,触角若隐若现往外延伸。
禅宗祖庭嵩山少林虽闭寺不出,但俗家子弟仍源源不断为其输血。
位于南宋的南少林借着地利之便,搭上海贸的便车,大肆敛财传教,甚至远赴海外传教。
密教开始押宝蒙古,顺势发展自身势力,妄图鸠占鹊巢,取代蒙古朴素的传统长生天信仰。
这一举动大获成功,不远的未来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八思巴成为元朝第一位帝师。
未来,蒙古建国号“大元”之前及建国的初期,佛教与以全真道为首的道教之间进行过激烈斗争,双方曾在歪屁股蒙元朝廷的直接干预和主持下进行过辩论。
结果道教大败,元气大伤。
再看内部。
武力方面,此时的全真教内武力全面衰退,教中弟子青黄不接,全靠半路出家、师父早逝的全真七子和一套天罡北斗剑阵撑着。
哦,七子还死了一个,只剩六子了。
经济实力方面,与佛教名下土地巨多,还不用交税不同,受道教清净无为思想的影响,各有道高修各扫门前雪,对发展教产,扩大收入并不热衷。
教中土地、产业极少,甚至入不敷出,一半靠香火钱撑着,一半靠部分家境优渥的弟子“赞助”。
组织管理方面,遍布各地的道观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有借机敛财的,有勾结敌对势力的,甚至有作奸犯科的。
显然,全真七子带领下的后重阳时代全真教没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把路走窄了。
还能有比眼前重阳宫更适合他搞事的地方吗?
他和全真教简直是天作之合啊!
这么一想,陈宸顿时觉得自己非但不是来求人入教学艺的,而是一名拯救全真、拯救道门、拯救天下万民,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英雄。
心理建设完毕,虽然表面上还是肩扛麻袋,满头大汗,但陈宸脸上简直是自信放光芒,从容又坚强。
陈宸踌躇满志,遂迈开大步,跟着徐志言往里行去。
正是:
层峦叠嶂万千重,不减豪情志满胸。
欲索风光奇险处,凌云健步最高峰。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