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探查灾区位置
爱小说(www.18ys.net)开通手机站了,手机用户可以登录 m.18ys.net 进行阅读,效果更好哦!
既然诸葛亮都出面反对,刘厚自然不能匆忙决定这件事情,于是他道:“那好吧,既然这件事一时决定不下来,那就先搁置争议,容后再议吧,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解决救灾的问题。”
几人也没意见,毕竟救灾如救火,封号这种事情并不着急,还可以慢慢商议,但是救灾就十万火急了,必须马上做出决定,尽早采取行动。
于是,刘厚道:“张辅,朕答应你,一定会给平子先生一个恰当的封号,不过现在救灾要紧,这件事容后再议。你且先去,等我们安排好救灾事宜,再慢慢商议这件事情。”
“一切全凭陛下做主。”张辅说完就告辞离去,毕竟他只是一个钦天监,监测各种天象是他的职责,商议国家大事他还没资格。
其实刘厚这几天都和几位阁臣在商议救灾的事情,不过原先商量的是旱灾,而不是地震。旱灾虽然也是一件急事,但是远没有地震这么紧急。
地震这种事情,根本不能耽搁,几人都恨不得马上就能拿出一个方案来。可是,想要救灾,必须先要确定灾区在哪。由于地动仪只是指示地震的大概方向,并无法准确地指明是哪一个地方发生地震,更无法指示地震的强度,所以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先要探明地震发生的准确地点还有破坏程度。
内阁马上发出政令,安排人去探查西南方向的情况。成都作为曾经的首都现今的陪都,是第一批铺设电报线路的城市。现如今,长安到成都已经通了电报,消息的传递极为方便,只需一天不到的时间,消息就能从长安发到成都去。然后再由成都安排人在附近进行探查,相信不用太久,就有消息传来。
接下来刘厚和内阁大臣可以专心商议救灾的事情了。这一次,大家都知道不能有所保留,纷纷同意将所有新招募的新兵全部投入去救灾。
这个时候的救灾和后世不一样,后世的救灾很重视黄金72小时,只要能把握好这黄金72个小时,就有可能可以挽救很多条性命。所以,救灾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这黄金72小时,这个阶段是以搜救生命为主要目的。
救灾的第二个阶段是在黄金72小时的紧急救援时间过后,慢慢地进行后续的善后工作。黄金72小时的存在,有赖于后世强大的通讯能力、逆天的人员及物资远程投送能力、强大的机械动力,还有先进的生命探测手段等等先进技术。
可是在三国时代,这些东西都不存在,别说在72个小时内展开救援行动,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发生灾害,如果能在72小时内将发生灾害的信息报送到官府就算了不起的了。
如果没有地动仪,可能地震发生的消息报送到长安来,十天半个月有可能,一、两个月也不奇怪。所以说,张衡的这个发明的确对国家对百姓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给他一个“荣誉称号”也是应该的。
正因为消息传递不便,所以这个时代的救援,可以直接跳过黄金72个小时这个步骤,直接进入到后续的灾后重建工作阶段。
也就是说,在灾难中逝去的、受伤的或者受困的,都不用管了,因为他们都熬不到救援的到来。这个时代的救援,只需要安置那些还活着的难民就行了。
安置他们的重中之重就是粮食的问题,首先要把他们肚子填饱,其次再解决他们的温暖的问题,让他们有足够保暖的衣服穿,有遮风挡雨的地方。
这就是第二个阶段的救灾活动。这些东西都解决好之后,还有第三个阶段,那就是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内阁第一时间责成户部从关中紧急调拨一批粮食和救援物资运往西南。运送的人员正是那些新招募的士兵,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一次超长距离的拉练。
但是,正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等这些粮食和救援物资送到西南,估计救灾工作已经进入第三阶段了。所以,除此之外,还需要在灾区附近调集粮食和救援物资过去。
所以,传送给成都的命令当中,除了让他们尽快探查清楚地震的灾区外,还让他们赶紧筹集粮食和救援物资,一旦灾区地点得到确认,就可以从那里就近调集人力和物资开进灾区进行救灾。
一直到了四天后,才传来确切的消息,地震的重灾区位于蜀西的绵虒县,这里是汉族和羌族杂居的地方,其中羌族的人口比汉族还多。
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西多崇山峻岭,想进入这些地区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通讯和交通都落后的年代,对这个地区进行探查也非常不容易。
能那么快就将灾区的地点准确探查出来,还是得益于现在大汉拥有空中力量。目前,大汉的热气球还没有民用的,主要还是配置在各支军队,充作军用用途。
不过成都是个特殊的地方,这里可以说是刘厚起家的地方,这里有大汉龙腾学院。刘厚迁都到长安后,逐渐将“工业部”和学院的重心也迁往长安。
但是,这种迁移并不是将原来的东西统统拆掉,运到长安去,而是在长安再建一个工业基地和大型学院。然后逐渐将师资力量、技术力量往长安迁移,计划经过几年时间,使得长安这边的工业规模和教学规模超过成都。
也即是说,成都依然保留着那个“工业部”和学院,只不过是逐渐分了一部分人才到长安去而已,空缺出来的位置马上会被新提拔上来的人补充,所以,在这个迁移的过程中,无论是“工业部”的各个工厂、作坊,还是学院、研究院都基本上能保持正常运作。
当然,一些顶尖人才例如华佗、马均、黄月英、左慈等人,也是陆续迁往了长安。成都“工业部”的热气球厂也依然在正常生产,源源不断的热气球在这里被生产出来,再被运往各支部队服役。
身体出了很多毛病,所以最近更得很慢,实在是对不起各位。不过我一定坚持写完,绝对不会tj的。
几人也没意见,毕竟救灾如救火,封号这种事情并不着急,还可以慢慢商议,但是救灾就十万火急了,必须马上做出决定,尽早采取行动。
于是,刘厚道:“张辅,朕答应你,一定会给平子先生一个恰当的封号,不过现在救灾要紧,这件事容后再议。你且先去,等我们安排好救灾事宜,再慢慢商议这件事情。”
“一切全凭陛下做主。”张辅说完就告辞离去,毕竟他只是一个钦天监,监测各种天象是他的职责,商议国家大事他还没资格。
其实刘厚这几天都和几位阁臣在商议救灾的事情,不过原先商量的是旱灾,而不是地震。旱灾虽然也是一件急事,但是远没有地震这么紧急。
地震这种事情,根本不能耽搁,几人都恨不得马上就能拿出一个方案来。可是,想要救灾,必须先要确定灾区在哪。由于地动仪只是指示地震的大概方向,并无法准确地指明是哪一个地方发生地震,更无法指示地震的强度,所以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先要探明地震发生的准确地点还有破坏程度。
内阁马上发出政令,安排人去探查西南方向的情况。成都作为曾经的首都现今的陪都,是第一批铺设电报线路的城市。现如今,长安到成都已经通了电报,消息的传递极为方便,只需一天不到的时间,消息就能从长安发到成都去。然后再由成都安排人在附近进行探查,相信不用太久,就有消息传来。
接下来刘厚和内阁大臣可以专心商议救灾的事情了。这一次,大家都知道不能有所保留,纷纷同意将所有新招募的新兵全部投入去救灾。
这个时候的救灾和后世不一样,后世的救灾很重视黄金72小时,只要能把握好这黄金72个小时,就有可能可以挽救很多条性命。所以,救灾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这黄金72小时,这个阶段是以搜救生命为主要目的。
救灾的第二个阶段是在黄金72小时的紧急救援时间过后,慢慢地进行后续的善后工作。黄金72小时的存在,有赖于后世强大的通讯能力、逆天的人员及物资远程投送能力、强大的机械动力,还有先进的生命探测手段等等先进技术。
可是在三国时代,这些东西都不存在,别说在72个小时内展开救援行动,在一些偏远的地区发生灾害,如果能在72小时内将发生灾害的信息报送到官府就算了不起的了。
如果没有地动仪,可能地震发生的消息报送到长安来,十天半个月有可能,一、两个月也不奇怪。所以说,张衡的这个发明的确对国家对百姓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给他一个“荣誉称号”也是应该的。
正因为消息传递不便,所以这个时代的救援,可以直接跳过黄金72个小时这个步骤,直接进入到后续的灾后重建工作阶段。
也就是说,在灾难中逝去的、受伤的或者受困的,都不用管了,因为他们都熬不到救援的到来。这个时代的救援,只需要安置那些还活着的难民就行了。
安置他们的重中之重就是粮食的问题,首先要把他们肚子填饱,其次再解决他们的温暖的问题,让他们有足够保暖的衣服穿,有遮风挡雨的地方。
这就是第二个阶段的救灾活动。这些东西都解决好之后,还有第三个阶段,那就是帮助他们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内阁第一时间责成户部从关中紧急调拨一批粮食和救援物资运往西南。运送的人员正是那些新招募的士兵,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一次超长距离的拉练。
但是,正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等这些粮食和救援物资送到西南,估计救灾工作已经进入第三阶段了。所以,除此之外,还需要在灾区附近调集粮食和救援物资过去。
所以,传送给成都的命令当中,除了让他们尽快探查清楚地震的灾区外,还让他们赶紧筹集粮食和救援物资,一旦灾区地点得到确认,就可以从那里就近调集人力和物资开进灾区进行救灾。
一直到了四天后,才传来确切的消息,地震的重灾区位于蜀西的绵虒县,这里是汉族和羌族杂居的地方,其中羌族的人口比汉族还多。
还是那句老生常谈的话,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西多崇山峻岭,想进入这些地区是非常困难的。在这个通讯和交通都落后的年代,对这个地区进行探查也非常不容易。
能那么快就将灾区的地点准确探查出来,还是得益于现在大汉拥有空中力量。目前,大汉的热气球还没有民用的,主要还是配置在各支军队,充作军用用途。
不过成都是个特殊的地方,这里可以说是刘厚起家的地方,这里有大汉龙腾学院。刘厚迁都到长安后,逐渐将“工业部”和学院的重心也迁往长安。
但是,这种迁移并不是将原来的东西统统拆掉,运到长安去,而是在长安再建一个工业基地和大型学院。然后逐渐将师资力量、技术力量往长安迁移,计划经过几年时间,使得长安这边的工业规模和教学规模超过成都。
也即是说,成都依然保留着那个“工业部”和学院,只不过是逐渐分了一部分人才到长安去而已,空缺出来的位置马上会被新提拔上来的人补充,所以,在这个迁移的过程中,无论是“工业部”的各个工厂、作坊,还是学院、研究院都基本上能保持正常运作。
当然,一些顶尖人才例如华佗、马均、黄月英、左慈等人,也是陆续迁往了长安。成都“工业部”的热气球厂也依然在正常生产,源源不断的热气球在这里被生产出来,再被运往各支部队服役。
身体出了很多毛病,所以最近更得很慢,实在是对不起各位。不过我一定坚持写完,绝对不会tj的。
爱小说WWW.IXS.CC努力创造无弹窗阅读环境,大家喜欢就按 Ctrl+D 加下收藏吧,有你们的支持,让我们走得更远!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